20余名近视手术专家齐聚成都华厦学习全光塑
浏览次数:1 日期:2024-12-02 来源:成都华厦眼科医院
11月30日,国际眼科巨头爱尔康公司主办的“全光塑个性化手术培训班”在全光塑全球首批装机医院——成都华厦眼科医院举行。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陈跃国教授 、厦门大学附属眼科中心刘才远教授等国内知名近视手术专家,向来自国内各地的20余名近视手术专家分享了全光塑手术的最新研究数据与临床经验。培训班利用成都华厦眼科医院的全光塑全套设备,为各位近视手术专家提供了术前检查流程、手术设计上机操作培训等,让大家收获满满。
全光塑消融方案
引领未来激光手术发展方向
近视手术主要分为激光近视手术和晶体植入术两大类。其中,激光近视手术,又分为表层激光手术、瓣飞秒激光手术和全飞秒激光手术。
其中,表层激光手术、瓣飞秒激光手术可以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眼睛情况,定制个性化矫治方案。一般的瓣飞秒手术只能解决患者基础近视。普通的个性化瓣飞秒手术,则可以采用角膜地形图引导、波前像差引导、Q值优化等消融模式,更精准地矫正患者的屈光不正。
国内知名近视手术专家、北京大学眼科中心教授、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、中国医师协会屈光手术学组副组长陈跃国教授介绍说,激光近视手术的消融模式一直在不断演变:上世纪90年代是非球面消融模式;90年代中期开启了角膜地形图引导模式;90年代末期开启了波前像差引导模式;到了新世纪,近视手术又开启了Q值优化模式。
陈跃国教授
全光塑手术革命性地开启了全眼像差、全眼光学结构、预先补偿的消融模式。据介绍,全光塑手术运用光线追踪技术,全面采集了患者的波前像差、角膜前后表面地形图、中央角膜厚度、眼轴长等全眼球基础数据,根据真实数据量睛定制,将特殊及非常规眼球数据也纳入到手术方案整体考量中,并利用AI智能算法,还原生成患者唯一的3D全眼模型,在此模型上进行激光切削消融,能更大限度地达到眼球的精确视力。因此,全光塑正引领着未来激光角膜近视手术的发展方向
此外,陈跃国教授表示,一台全光塑手术要取得成功,取决于两大关键点:一是术前精准的测量,二是精细的手术操作。这意味着先进的近视手术,除了需要高精尖的设备,对术前检查团队、主刀专家团队的要求同样很高。
“高清多一行”
患者术后视力优于其他术式
国内知名近视手术专家、厦门眼科中心副院长、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全国屈光技术总监刘才远教授表示,角膜屈光手术经历了三个发展历程:一是上世纪80-90年代近视手术刚出现时,仅追求摘镜目的时期;二是90年代至新世纪10年代,飞秒激光手术出现后,追求快速恢复的时期;第三个时期,是本世纪10年代前后,个性化飞秒、全飞秒、全光塑等手术出现后,追求视觉质量的时期。这三个发展历程,不仅见证着人们对摘镜目的的追求变化,也见证着近视手术不断进步与迭代。
刘才远教授
据介绍,爱尔康全光塑于2023年底在中国全球首发后,华厦眼科医院集团所属的厦门眼科中心、合肥视宁眼科、成都华厦眼科实现了全球首批装机,截至目前,三家眼科已开展全光塑手术达数百例。
近视患者接受近视手术,术后能达到的视力一般为术前矫正视力。在华厦眼科接受全光塑手术的数百例患者中,一项统计了68例患者的全程临床数据显示:在患者接受全光塑手术后的第一天,超过70%的患者术后视力就已经达到或超过了术前矫正视力;术后1个月时,超过97%的患者达到或超过了术前矫正视力;而术后3个月时,100%的患者达到或超过了其术后矫正视力,“这一优势,明显好于其他的手术方式。”
全光塑为何被称为飞秒手术的“天花板”?
成都知名近视手术专家、华西眼科学博士、成都华厦眼科医院张学进副院长介绍,全光塑手术系统包括三大核心设备,分别是InnovEyes sightmap眼科综合测量仪、角膜制瓣设备和爱尔康EX500角膜屈光治疗机。
术前,InnovEyes sightmap眼科综合测量仪可以一机检测全眼球基础数据,包括眼球的波前像差、眼前节参数,眼轴长度等生物测量数据,检测出的数据会被专用AI,模拟光线穿过眼球的路径,生成3D全眼模型,并输入到爱尔康EX500手术设备。
手术开始后,主刀医生可运用爱尔康FS200,或者蔡司全飞秒等设备,完成患者的角膜制瓣程序;角膜制瓣完成后,主刀专家再操作爱尔康EX500角膜屈光治疗机,完成患者的角膜切削程序。
值得一提的是,爱尔康EX500角膜屈光治疗机,拥有光迹追踪技术、智能眼球追踪技术,实现对眼球的实时跟踪、精准定位,对角膜进行准确的切削消融治疗。而从患者躺上手术台到完成手术,大约只需要10分钟左右。
张学进博士开展全光塑手术
据介绍,全光塑近视手术的矫正范围主要为1100度以下近视、450度以下散光 。想要更高视力要求,对夜视力要求高、有精细工作需求的近视人群可以优选全光塑手术。“从我们的实践来看,很多术前矫正视力只有1.0的患者,术后能够实现视力表上多一行,即1.2的视力。”张学进博士表示,正是全光塑手术的上述优势,让它被眼科专家们誉为飞秒手术的“天花板”。